行情分析
当前位置:主页 > 行情分析 >

焦煤涨超 10%、豆粕先跌后反弹!国内期货能化黑色领涨,贵金属板块显著下跌

日期:2025-10-27阅读:183

国内期货市场能化、黑色系领涨,而贵金属板块显著下跌。就国内期货市场具体来看,能源化工板块,燃油周上涨5.89%、原油上涨6.17%;黑色系板块,铁矿石周上涨0.39%、焦煤上涨2.62%、焦炭上涨2.70%;基本金属板块,沪锌周上涨1.85%、沪铜上涨1.88%、沪铝上涨1.43%;贵金属板块,沪金周下跌2.93%、沪银下跌2.83%;农产品板块,鸡蛋周上涨4.49%、生猪上涨0.20%、豆粕上涨1.59%、棕榈油下跌2.56%。

焦煤期货开启一波上涨行情,近期焦煤期货主力2601合约自10月15日以来上涨超10%。供应端,乌海地区环保及安监政策再度加严,乌达地区3个采空区治理项目及部分露天煤矿停产,涉及产能占当地原煤供应的30%;目前采空区治理项目虽恢复销售,但生产尚未重启且恢复时间待定,进一步制约区域供应。同时,近期煤矿零星事故仍有发生,叠加区域性安全管控强化,焦煤供应呈现局部缩减态势。

需求端,房地产投资、开工、销售数据同步承压,拖累钢厂成材出货节奏放缓,钢材价格维持偏弱运行;多数钢企因成材销售不佳导致利润压缩,对原料端采购让利意愿偏低,近期铁水产量小幅下滑,短期需求动能略有减弱。

库存方面,原煤库存环比减少18.3万吨至443.1万吨,创下近8个月新低;精煤库存减少15.9万吨至189.5万吨,较去年同期降幅进一步扩大至34.79%。供需两端的反向变动持续强化市场偏紧格局,为焦煤价格提供较强支撑。

华闻期货认为,综合来看,焦煤供应收紧预期持续升温,当前铁水产量仍处高位支撑刚需,部分下游采购计划存在增加预期,叠加煤矿减产带来的库存去化态势,进一步强化市场看多情绪,短期焦煤或震荡偏强。

金瑞期货则表示,尽管钢需现实和预期偏弱,但当前双焦基本面总体呈现紧平衡,随着11月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临近和煤炭冬储需求释放,供需存在进一步收紧的预期,支撑价格坚挺运行。

东海期货黑色金属首席研究员刘慧峰认为,9月下旬至10月,焦煤市场的主要交易逻辑是煤矿产量回升以及钢材需求偏弱,10月下旬交易逻辑将逐步转向宏观预期改善、“反内卷”政策推进以及安监政策加码。同时,宏观因素和供给因素将是焦煤市场的主要交易逻辑,预计上涨趋势仍会继续。

近期,豆粕期货价格持续下跌,主力2601合约周三盘中一度下探至2852元/吨,较8月中旬的高点回落10%。但周四国内豆粕期货市场强势反弹,扭转节后市场低迷状态。

供应端,9月大豆进口1287万吨,同比增加13.18%;1-9月大豆进口8618万吨,同比增加5.31%,均为历史同期最高。进口大豆大量到港使油厂大豆库存持续累库,钢联显示截至10月17日,样本油厂大豆库存768.7万吨,同比增幅27.49%;豆粕库存虽有下调,主要受节后下游补库影响,而豆粕库存97.62万吨,同比增幅4.16%。油厂大豆及豆粕的高库存现实使得豆粕现货萎靡。

正信期货认为,中美关税变化是当前豆粕市场的关注热点,但其影响仍具有阶段性,在全球大豆供应过剩的背景下,美豆及连粕价格中长期仍将处于低位运行。

中州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吴晓杰表示,四季度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逐月下降,10—12月总到港量约2460万吨,低于同期压榨预估量(2700万吨),国内大豆市场或进入去库阶段。四季度买船进度偏慢,明年一季度进口大豆供应有限,后期市场供应可能偏紧。

新湖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英杰认为,豆粕期货价格走势与美豆背离。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美豆影响有限,内盘豆粕期货缺乏利多支撑。美国政府“停摆”导致USDA数据发布中断,美豆无法形成趋势性行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