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中国乡村之声《三农中国》报道,目前正是小麦销售的旺季,很多主产区的新小麦正逐渐进入市常据统计,2017/2018年度全国小麦产量12985万吨,较2017年度增加100万吨;消费量10370万吨,减少401万吨;供大于求376万吨。面对这种情况,2018年小麦收购呈现两级分化现象,从走村入户的粮食商人开始就对优质小麦更加青睐。
时下正是夏粮收获的季节,一大早,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焦家村一家小麦收购点门前,已经排满了要前来卖粮的车辆。种粮大户刘功臣排在第一位,正焦急的等待检验员测水分、评等级。检验员王秀萍认真的跟老刘检查小麦:
王秀萍:你看你这麦子不太行,里头还有小白粒,这是三等麦。
尽管被评为三等麦,刘功臣还是松了一口气,2018年4月,一场倒春寒使当地小麦减产三成左右,同时品质也有所影响。刘功臣对自家小麦质量十分担忧,因此收割完就赶紧出货,庆幸的是他的小麦以每斤1块18的价格出售,这比近几年的最低收购价还高三分钱。他觉得自己及早出手,主动推销粮食也值了。
刘功臣:2018年的收成有点不好,自己过来能多卖2分钱。基本上算比较满意。
比刘功臣出手更早的是十几公里外的李家坊村村民李其峰:一个半月前,他正在为自家140亩小麦减产而发愁。可这几天他的心情好了许多。
李其峰:我卖掉了。当时卖的时候,很多农户把好的存着不卖。我这个品质差的卖的还能好点。我就赶紧卖了。
当地粮食贸易商说,2018年山东小麦普遍出现了减产、质降的问题。很多农民都急着出货,但多为三等和三等以下的小麦,一等二等的小麦占比不到三成。天气原因造成2018年小麦减产和收购难的关键因素。但还有一个原因和农民惜售有关,品质不好的小麦农民急着出手,品质好的却一麦难求。从事粮食收购贸易的姜芸芸,这半个月天天出现在陵城区东姚村的村头巷内,他的目标只有一个,就是上门收购优质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