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国内原油产量持续下降、炼油产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,中国原油进口量稳步增加。
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2018年,中国原油进口同比增长10.1%,至4.62亿吨。其中,进口俄罗斯原油7149万吨(或143万桶/日),同比上升19.7%,占国内原油总进口量的约15.47%。
2018年12月,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165.8万桶/日,进口沙特原油164万桶/日,进口伊朗原油50.4万桶/日,进口美国原油为零。
俄罗斯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。中俄输油管道的投产、更短的运输距离及灵活的运输方式等因素,决定了俄罗斯原油对于中国的优势,也导致了来自俄罗斯原油进口量的持续增长。
此前十余年,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来源国一直是沙特。
2016年,俄罗斯以5238万吨的年供应量,超越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,并保持着稳步增长。2017年,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5980万吨,较2016年增长13.95%。
2011年,全长近千公里的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产,开启了中俄之间通过管道输送原油的历史。2018年1月,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正式投产,设计产能为每年1500万吨,至此,俄罗斯每年可通过管道向中方输油3000万吨。
中俄原油管道是中国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之一,也是中国陆上原油进口量最大的通道,承担着实现中国油气进口多元化、改善民生和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的任务。
根据哈尔滨海关的数据,2018年,黑龙江各口岸由俄罗斯进口原油共计2725.2万吨,同比增长67.1%,进口总值达960.4亿元,同比增长1.2倍。
受资源条件、国际油价低迷导致经济效益欠佳而停产,以及上游投资不足等因素的影响,国内原油产量已连续三年出现下降。2016年国内原油产量为1.99亿吨,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为1.91亿吨和1.9亿吨。
但国内原油加工量却在稳步增长。商务部下发的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配额,也对原油加工起到提振作用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2018年,国内原油加工量突破6亿吨,同比增长6.8%,增速较上年加快1.8%。